近日,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汤卓炜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研究成果《吉林白城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环境》发表于《人类学学报》2017年第4期。该研究利用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结合植物考古、食性分析及文化历史考古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双塔遗址一期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对策。研究表明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显示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相对此前及以后生态系统的载荷力较高,双塔一期晚段植被覆盖率降低,向半荒漠环境转变。遗址周围除草甸外, 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结合可以反映食物加工、处理和储藏的遗迹单位在遗址形成过程中呈现分散点状分布的特点,认为当时主要狩猎采集对象有季节性差异,其他物种的狩猎行为更具有随机性。当时的人类应采用的是以小动物为主要肉食资源的广谱经济生存对策。并且,当时尽管以石制品为代表的工具组合并不支持农业经济的存在,但是并不能排除人类对动物的驯养行为在影响动物食性方面的干预,从而揭示广义农业存在的可能性。
双塔遗址蒙古兔的NISP和MN1 双塔遗址部分出土动物遗存 双塔遗址环颈椎的NISP和MN1